「聚樂日本料理:臺南的日本料理瑰寶,品味獨特風味」

位於臺南的聚樂日本料理餐廳,為您帶來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日本美食體驗。在這裡,我們以傳統手法烹調正宗日本料理,並巧妙融合臺南在地食材,為您呈現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餚。聚樂日本料理餐廳不僅是一個用餐的好去處,更是聚會、晚間小酌、公司聚餐的最佳選擇。

在聚樂日本料理餐廳,我們秉持著對日本料理的熱愛和敬意,堅持選用新鮮食材,並且不斷創新菜式,讓您品味到日本料理的多樣風情。無論您是喜歡經典的壽司刺身,還是懷舊的炸物和燒物,都能在這裡找到滿足味蕾的美食。

作為臺南日本料理的瑰寶,聚樂日本料理餐廳始終致力於為顧客打造一個舒適的用餐環境,讓您在品嚐美食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。我們期待您的光臨,一起在聚樂日本料理餐廳共享美好的時光,品味臺南的獨特風味。

聚樂日本料理環境介紹

聚樂臺南日本料理餐廳是一個充滿日式風情的美食天堂。在這裡,我們擁有寬敞舒適的用餐環境,細緻優雅的裝潢,以及與日本料理相得益彰的獨特氛圍,讓您仿佛置身於日本的傳統料理店,沉浸在美食與文化的交融之中。

聚樂日本料理餐廳特別注重環境的整潔與衛生,我們的工作人員會確保每一個角落都保持潔淨,讓您在用餐過程中無後顧之憂。此外,餐廳內部可容納100人,無論是家庭聚會、朋友聚餐,還是公司團體活動,我們都能為您提供舒適的用餐空間。

您不僅能品嚐到正宗的日本料理,還能感受到濃厚的日本文化氛圍。我們的服務團隊將竭誠為您提供周到的服務,讓您在品味美食的同時,也能感受到來自東洋的細緻服務。無論您是日本料理的愛好者,還是尋求新鮮口感的美食家,都歡迎您來到聚樂日本料理餐廳,與我們共度一段愉快的用餐時光。

聚樂日本料理介紹

由小編蒐集聚樂前5大必點佳餚,不論商務好友或公司團體聚餐時,就不用煩惱該點哪料理些喔

【聚樂臺南日本料理推薦第一名】》大船季節盛合生魚片

每週精選當季最新鮮食材,呈現出五彩繽紛、風味十足的生魚片佳餚,每一口都深得食客們的喜
​除了美味的生魚片,聚樂也是您享用日本料理及居酒屋美食的最佳去處

延伸閱讀:【大船季節盛合生魚片】口感不虛此行

【聚樂臺南日本料理推薦第二名】》灸燒比目魚、灸燒鮭魚握壽司

這道菜色結合了『日本傳統的燒烤技巧和現代壽司藝術』,讓您一口咬下就能品嚐到海洋的鮮美。比目魚和鮭魚是兩種非常受歡迎的壽司食材,灸燒後更是帶出了它們的香氣和鮮味,讓您的味蕾為之一振。

無論您是喜歡燒烤的滋味,還是喜歡壽司的口感,這道菜絕對能滿足您的味蕾。而且,它還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比目魚和鮭魚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是健康的美味之選👍。

延伸閱讀:【灸燒比目魚、灸燒鮭魚握壽司】

【聚樂臺南日本料理推薦第三名】》聚樂串燒系列,各類烤串,享受美好時光

來聚樂居酒屋點串燒,烤串迷一定不會失望!當日本料理師傅將炭火烤燒完成立刻送到客人面前,讓你可以即刻享用到熱騰騰的美味。

豐富的雞肉、豬肉、牛肉和蔬菜拼盤可供選擇,以及美味的明太子烤雞翅和惡魔風炸雞翅,搭配日本Sapporo生啤酒,完美的串燒體驗讓你一串接著一串。

延伸閱讀:【聚樂串燒系列】

【聚樂臺南日本料理推薦第四名】》聚樂居食屋-梅套餐

想要享受最道地的日式美食嗎?那麼不妨來品嚐聚樂居食屋的『梅套餐』!每一道菜都讓您感受到日式美食的細膩和豐富🤩!

鮑旨煮和風沙拉,清爽開胃;上等生魚片,新鮮爽口;季節煮物,讓您品嚐到四季的美味;烤香魚,口感細嫩鮮美;鮭魚親子蒸飯,讓您感受到米飯和鮭魚的完美搭配。

還有最讓人回味無窮的雞豚串排,沾上特調日式醬汁,更是美味無比👍

延伸閱讀: 【聚樂居食屋-梅套餐】

【聚樂日本料理推薦第五名】》鮭魚卵山藥細麵

來自北海道的鮭魚卵,加上日本特有的山藥細麵,呈現出極致的美味滋味😍!這道料理絕對會在你的味蕾上留下難忘的印象。

不管是在炎炎夏日還是寒冷的冬季,都能讓你感受到豐富美食文化

延伸閱讀: 【鮭魚卵山藥細麵】

聚樂日本料理VS其他日本料理店的差異

在這份比較表格中,我們可以看到聚樂日本料理餐廳在道地特色、菜單多樣化、環境與氛圍以及檔期活動特殊性等方面均具有優勢。此外,聚樂日本料理餐廳還提供豐富的年菜外帶服務,滿足顧客在不同節慶時期的需求。


比較項目

聚樂日本料理

其他日本料理店

道地特色

融合臺南在地食材,獨具風格的日本料理

傳統日本料理

菜單多樣化

豐富的菜式,包括壽司、炸物、燒物等

較為單一的菜單選擇

環境與氛圍

寬敞舒適,可容納100人,整潔衛生

一般大小,人數限制

檔期活動特殊性

提供母親節、尾牙春酒等特殊活動

可能不具備活動特色

年菜外帶服務

提供豐富的年菜外帶選擇,滿足顧客需求

可能只提供有限的外帶選擇

【聚樂日本料理檔期活動】》菜單內容隨季節隨時更新

母親節宴席桌菜內用/外帶

尾牙春酒特製日本料理全套菜單

臺南日本料理年菜外帶

聚樂日本料理以其寬敞舒適的場地,滿足您各種用餐需求。無論是商務好友聚會、公司團體活動,還是家庭慶典,我們都竭誠歡迎您的光臨。

在這裡,您可以品味道地的日本料理,並享受到專業、親切的服務,讓每一次聚會都成為難忘的回憶。

☎️電話預約:06-2285519

📍地址:臺南市中西區民生路二段479號

⭐限定菜單:https://ctmaxs.info/06-228-5519

 

臺南一日遊必到-炸蝦居酒屋推薦聚樂日本料理餐廳致力於為您帶來一場美食的盛宴,讓您體驗日本料理的無限魅力。

從新鮮食材到精湛烹調技巧,再到細緻的服務和濃厚的日本文化氛圍,我們希望讓您的每一次用餐都成為一次難忘的回憶。臺南丼飯居酒屋推薦

臺南安平日本鍋物特色居酒屋推薦感謝您選擇聚樂日本料理,讓我們攜手共創美好的時光。

中國夢,我們的夢 文/田昊霜 在我看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夢,就是“中國夢”。那我們的夢該是什么樣的夢? 我們曾有睿智的孔子,也曾有善辯的張儀;我們曾有瀟灑的李白,也曾有愛國的屈原;我們曾有正直的魏征,也曾有不屈的司馬遷。他們都在祖國的歷史上熠熠生輝,為歷史所銘記,為我們所銘記——我們的前人,實現了他們的夢! 中國古老滄桑的城墻承載著歷史,卻敵不過外來侵略者先進的槍炮。火燒圓明園、南京大屠殺,祖國你已經傷痕累累!這時候,一群人成長起來了,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,他們踐行馬克思主義,他們共同希望祖國強大。是的,置之死地而后生,祖國,你因這群人而重生!他們堅貞不屈向著理想的方向不斷前進,不斷努力。 李大釗說得多好:馬克思主義的紅花已經遍布中華……倒了我李大釗,還會有千千萬萬個李大釗站起來!這不正是中國共產黨的真實寫照嗎?監獄非人的折磨不曾讓江姐放棄對夢想的堅守,殘酷的現實不曾澆滅魯迅對于祖國的希望,艱苦的環境不曾讓毛澤東、朱德停下追逐夢想的腳步。逐夢使一個嶄新中國站起來了!億萬中華兒女流下熱淚,奔走相告。如此盛事,怎不振奮人心! 回想我們成功舉辦了奧運會、世搏會,我的心情就無法平靜。汶川地震數萬人家破人亡,幸存的人卻落下殘疾,一方有給八方支援。全國人民團結起來,各行各業都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。我震驚了,這是中國人的力量!短短兩年,汶川就恢復了安寧與繁榮,這是我們努力的成果。有夢的民族是永恒的,無夢的民族其生命是短暫的。 我們要讓自己長大以后有足夠的能量使中國更加美麗,我們必須記住過去,立足現在,憧憬未來。現在,就要為以后作準備,讓自己在道德的土壤里扎根。我們期待著,當我們夢想之花綻放,祖國這個花園將會變得多么的美麗,讓我們向著中國夢前行! 我的中國夢 文/姚林寶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,夢的美妙不斷地陶醉人生,并伴隨著人的一輩子。夢的存在使我活得開心,知足惜福,珍惜每一天,并為多彩的生活努力奮斗。 我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,雖然家里日子過得清貧、艱難,但是哥哥姐姐和父母的憐愛,生活上得到格外照顧。母親為讓我吃飽飯,從未煮爛的紅薯和稀飯中撈出一小碗米飯,再上鍋蒸成飯,單獨給我開小灶。我童年的夢想,就是全家天天能吃上白米飯和紅燒肉,日子像過年一樣溫馨快活! 到了少年時代,我盼著背上書包去村小學念書。母親從做裁縫的姑媽家要來邊角布料,挑燈為我縫制了一個小書包。我嫌書包拼湊起來的零碎花布太多,背在身上顯得寒酸,便夢想能有一個漂亮的書包,這個愿望一直到四年級才得以實現。 經過少年的啟蒙期、逆反期、成長期,少年的夢特別多,也特別美好,可謂五彩繽紛,覺得長成大人多好。但是成年后突然發現,青春年少,青蔥歲月的日子才無憂無慮,令人留戀。 由于農村教育落后和資源稀缺,我和村里同伴都失去升學的夢想。為謀生,我毅然參加了生產隊的集體勞動,跟著父輩開墾荒山造林、修建水利挖河,到東苕溪河里挖肥泥,甚至和同伴一起搖著木船去杭州積過肥料,日子過得艱辛而充實。父親看我身體單薄,又受過腰傷,不適合繁重的體力勞動,于是求人讓我進廠當了一名學徒。1979年經過體檢和政審,圓了我久違的當兵夢。從此,部隊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。轉業后,我從一名普通員工做起,成長為一名企業中層管理人員。擺脫生活貧窮和知識的貧乏是我一生追求的夢想,從青年立志一直奮斗到中年,家庭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,在城里換了房,買了車,不再為生計而發愁,妻賢子孝,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。通過刻苦學習,我上了中專,并通過自學考試圓了大學夢。新聞報道、散文、論文等作品也在一些報刊雜志上慢慢露面;我勤奮地耕耘在書的海洋,經典書籍讀得越多,和這個世界越接近,從中感受到書香的快樂,生活也就變得更加光明和有意義。 歲月荏苒,時光匆匆,我已步入中年。回首往事,人生如夢,我對明天的夢想仍然執著堅持。我盼望著用勤補拙,期待出一本自己的散文集,更多作品見諸報刊雜志,美夢成真…… 如果個人的夢想脫離了生活現實,喪失了勤奮工作和學習的基礎,一天到晚胡思亂想,好比是空中樓閣,海市蜃樓,做的是白日夢,黃粱夢。我想,堅守愛國、敬業、誠信、友善的理念,才能做出絢麗多彩的夢,讓夢想變成現實! 我的中國夢 文/秦楚桓 人人都有夢想,有的想成為楊立偉一樣的航天員,登上太空,自由自在地遨游,探索太空的奧秘;有的想當無所不能的工程師,設計建造出高科技的橋梁和摩天大樓;有的想當技術精湛的醫生,攻克醫學上的疑難雜癥,讓更多的人遠離疾病的痛苦;還有的想當大紅大紫的歌星,在舞臺上展開歌喉,為大家唱一首首優美的歌曲。我也有一個光輝的夢想,那就是當一名科學家,為祖國做貢獻! 有了這個夢想,就像把握了自己的人生航向,不會迷失方向;有了這個夢想,就好像一盞明燈,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。 盡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,但我不會放棄努力;盡管這個夢想很遙遠,但我不會停止追求。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,會有很多挫折和無數磨難,但我不會灰心喪氣,因為我相信,只有經歷地獄般的磨練,才能練出創造天堂的力量;只有流過血的手指,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;只有經歷困難和挫折,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。 總之,我們必須努力學習,這樣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夢想。讓我們一起去完成自己的夢想,也去完成中國人的夢,去完成中國的夢吧! 我的中國夢 文/皮子昂 “雄偉是山的夢,寬闊是海的夢;蔚藍是天的夢,幸福是百姓的夢;鮮花是春天的夢,翱翔是雄鷹的夢;遠航是帆的夢,強盛是中國的夢。”每當聽到這首嘹亮鏗鏘的歌,我心中就涌起無限的感動。是啊!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中國夢,我的中國夢就是祖國強盛。 我家住在山城一品,英山烈士陵園就坐落在我們小區附近,那里一年四季綠樹濃蔭,我喜歡放假的時候去那里玩。我是個愛熱鬧的男孩,但是走進烈士陵園,看見那高聳的烈士紀念碑,看見那巍峨的烈士紀念塔,看見那莊嚴的烈士紀念館,我就情不自禁的安靜下來,我在心里默默地懷念著這些英雄烈士。為了中國的強盛,他們在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里拋頭顱灑熱血,抵抗外辱,在紀念館里,那一篇篇介紹烈士的文章深深地感動著我,有些烈士,犧牲時才十幾歲,多可憐啊!他們比我們大不了幾歲,而我們,還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,想起來多么羞愧!我們此時能無憂無慮地在爸爸媽媽懷里撒嬌,這種美好時光不正是一代代英烈們用生命換來的嗎?不正是在貧窮落后時期,這些英雄們的中國夢嗎? 老師經常教育我們:人活著要有意義,要懂得知恩圖報。先烈們給了我們良好的學習環境,我們要珍惜。我想,努力學習,把中國建設得更加富強,讓每一個中國人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信驕傲,就是對先烈們最好的報答吧。現在,我們中國已經是世界強國,但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,與發達國家相比,我們的差距還很大。這需要我們認真學習,不懈努力,掌握高科技,不斷縮短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最終超越他們。 到那時候,每個中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每個中國人都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強盛的祖國而自豪。這便是我的中國夢,我相信,只要我們堅持不懈,我的中國夢一定會成為現實! 中國夢·我的夢 文/李惜晨 夢想是一束鮮花,能散發出芬芳的香味。夢想是一棵大樹,任憑風吹雨打,依然屹立,夢想是一縷陽光,溫暖心窩;夢想是一座豐碑,幫你見證輝煌。梁啟超在《少年中國說》中寫道:“少年強、則國強,少年富、則國富,少年智、則國智,少年獨立、則國獨立,少年進步、則國進步”。在這里,我要問大家:“少年的夢想是不是國家的夢想呢?”我想你們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說:“是的”!誰沒有一顆愛國的赤子之心呢?誰不想讓我們的國家富強起來呢?這足以證明,中國夢,也就是我的夢! 夢想就像一盞明燈,為我們青少年指引了人生的方向。我們青少年應該勇敢地承擔起復興中華的使命。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實現祖國偉大夢想。我們不會忘記“兩彈元勛”鄧稼先的豐功偉績;我們不會忘記中國第一例斷肢再植手術的奠基人——陳中偉教授;我們不會忘記“飛天英雄”楊利偉。正是這一位位英雄豪杰的中國夢點燃了我的夢。 曾多少次,夢見自己是一名飛行員。當災難來臨時,我飛往汶川災區救援傷員;飛往山區救起被泥石流掩埋的人們。當祖國需要我時,我開著巡邏機去祖國邊疆巡邏及時趕走侵略者。當春節來臨時,我開著民航飛機運載一趟趟需要回家的人們,讓交通不再擁堵,讓每個家庭早日團聚,當戰爭來臨時,我開著戰斗機奔赴戰場,我冒著炮火,穿過硝煙,與敵人拼死搏斗。即便是戰死沙場,馬革裹尸,也永不言敗。 有人說過:“我們可以了解過去幾萬年的歷史,卻很難預測到幾十年的未來。”是啊!現在科技水平不斷上升,中國日益富強。不管未來如何變幻,我們都要為實現祖國的偉大夢想而努力。任何夢想都需要行動與堅持,只有這樣,我們的夢想才能得以圓滿。讓我們放飛自己的夢想,為祖國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。 讓我們仰望星空,許下一個愿望,中國富足強大、國泰民安! 哦!中國夢,我的夢! 我的中國夢 文/王禺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,我的腦海中浮現的卻是一個皮膚黝黑的人,站在高高的臺子上,幾乎是用最飽滿最有磁力的聲音對所有人吼道:“我夢想有一天,這個國家會站立起來,真正實現其信條的真諦:我們認為真理是不言而喻,人人生而平等。”請相信我,他黝黑的膚色不是為了時尚曬出來的,而是與生俱來的。許多年后的今天,在這片土地上,選舉產生了第一位黑人總統。演講的黑人名叫馬丁·路德·金,很遺憾他不認識奧巴馬,但是他曾經的夢想實現了。 與這個年輕國度隔著浩瀚太平洋的古老國家,在夢想的道路上走得似乎更為艱難。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,是所有國人心中抹不去的痛。滿目瘡痍的土地,流離失所的人們,無數悲慘到絕望的面孔,是歷史定格給我們的畫面。然而,中國人豈會這樣就屈服?在無數追求民族獨立與自強的道路上,也有無數同樣懷揣夢想的年輕人,付出了生命的代價。是的,我們的平等不是某一個人的自我實現或某一個種族的平等,而是一個民族的平等與自立。 我很幸運,能生在一個和平的年代,我每天都能感受到日新月異的變化,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對明天有更多的期待。我可以擁有這樣或那樣的夢想,更可以自由地去追求夢想。 當老師,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,教育是影響人的活動,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充滿魅力和藝術性的。2012年我參加湖北省農村教師考試,來到了現在從教的農村小學。每天6:30左右起床,步行20分鐘到車站乘車,25分鐘后到站,再步行10分鐘到學校;每周15節課,其中中1122節節語語文文,33節節英英語語,外外加加三三個中午的輔導課,并擔任班主任;全班45名學生,多數有兄弟姐妹,至少一半是留守兒童,缺乏關愛,在學習上有困難……這是我帶著無限期待來到學校后面臨的現實情況。 是我想象得太美好,還是現實太殘酷?我懷疑過,后悔過甚至抱怨過。但是,當我看到學生們聽課時享受的表情;看到學生們在教師節那天羞澀地把花兒遞到我的手上;看到學生在作文里夸我是一位好老師;看到學生無限崇拜地聽我讀英語課文;看到學生在我學習歸來,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我上課的時候,我的心一下就柔軟了。其實,我只是用了一一些些比比較較新新穎穎的的課課件件,只只是是把把一些在大學學到的教學方法用到了課堂上,只是具備一個英語學習者基本口語能力,只是給了一個掉了飯票的學生幾塊錢,只是出去學習了幾天而已。我覺得很慚愧,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,尤其是我的心里有過很多次“如果……,也許……”的設想。 可能是環境使然,這些孩子比同齡人多了一些質樸和感恩,少了一些驕縱和自私,他們讓我感動。也同樣是環境使然,他們在學習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督促,他們讓我心疼。在教育面前,每個人都是平等,為什么他們不能公平地享受教育資源,為什么他們要輸在起跑線上?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改變他們的未來,但我忽然明白,也許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。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的心態變得平和,我開始在上班路上用手機搜索并下載習題,我利用課間改作業,利用下班時間備語文和英語課并找課件,我利用預備前的時間指導學生朗讀課文,我將班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,開展小組合作學習,并用“量化考核分”的方式進行管理……看到孩子們的進步,我覺得上班的每一天都是快樂而充實的。 現在,我想自豪地說我也有一個關于平等的夢想。然而我所說的平等,也許沒有馬丁·路德·金的意義深遠,更沒有許多曾經的先烈們的豪邁悲壯,但我愿意為了它付出我的努力——盡管微小,但如同涓涓溪流匯入大海,我相信對于我的學生而言,這種努力是值得的。同時,我誠摯地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我的行列。 這就是我的夢想,一名普通農村教師的中國夢! 我的中國夢 文/李婉綺 從小我就愛做夢,夢中,天真藍,水真清,草真綠,花真香。 加拿大唯一一位三界連任的總理——讓·克雷蒂安,就是最好的例子,在他幼小時,曾患過貝爾代麻痹癥,因此有些口吃,為了矯正自己的口吃,他口中含著石子,練習說話,雖然嘴巴被磨破,但他還是不斷的練習,為什么?因為他心中有夢想——夢想像其他孩子一樣能流利的說話,最終,經過不懈發努力,他成功地成為一位偉大而優秀的總理。 我記得曾經看過爸爸的日記,給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話是:“梁啟超說‘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……’我的夢,便是中國夢,我要活得瀟瀟灑灑,要從小就養成好的習慣,從現在開始積蛙步,行千里,積小流,成江海,我要看盡祖國大好河山,圓我的中國夢,而我的夢想或觸不可及,但我相信只要努力定可達到。”那時我偷偷的嘲笑起爸爸來,祖國這么大,能看盡嗎?不過,我現在長大了,回想爸爸的日記的那段話,感覺爸爸說的不是沒道理呀!“少年強,則國強,少年富,則國富。”可惜,爸爸由于很多原因,不能再去全國各地看美好的祖國山河了。 這讓我想起了我的中國夢,我的夢不就是幫爸爸完成這項任務嗎?說實在的,也就是去外地游玩吧!這事對我來說,簡直就是小菜一碟。 因此,我愛上了書,因為書能告訴我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,各地的特色小吃,各地的風俗習慣……每當我看書時,我就貪婪的吸收著書中的知識,像浩如煙海里的一葉小舟,慢慢地駛向彼岸。這就是我——美好,遠大的中國夢! 是啊!我們有夢,才能長大;有夢,我們才能有美好的未來;有夢,我們的祖國才能更加強大;有夢,我們的世界才能更加五彩繽紛;有夢,才有我們的中——國——夢!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
沒有血緣的親情 文/琪兒 去年臘月那場雪,是在回山東老家的路上,感受非常深切的。皚皚白雪,鋪天蓋地,心中更加迫切盼望年的希冀,雪路在車輪中奔馳,放眼一望無際的原野,忽隱忽現企鵝似的身影,點綴著雪白的氣魄。想到大姐夫企鵝似的一年四季忙碌的場景,內心有感慨感激感動與尊重,想到幾個小時就到家,大姐夫熱情洋溢的出門迎接的爽朗笑聲,心中無比的慰藉溫暖,親人盼歸感情濃厚…… 在路上,電話一聲聲安全問候,到家了,姐夫一如既往的忙前忙后迎接我們,不亞于一位長輩對遠歸孩子的慈愛與歡喜激動,這種情懷讓我一輩子難以忘卻,恩情永遠銘記于心。大年三十晚,您給我們做的最后一頓年夜飯,到現在都后悔沒有讓您坐享其成的吃一頓年夜飯,而還是為我們奔忙。 天崩地裂,不留一絲先兆,至親的人撒手人寰。那一刻的急流沖撞,何等慘烈!您一定很痛很痛,就這樣您失去一切知覺,尚有呼吸卻沒有了自己的思維。您的一切思維,思想與慈愛都定格在今年的正月初六晚。 哪怕有一絲希望,即使成植物人 ,您的親人也不會放棄。兩天兩夜的生與死的邊緣,親人們沉痛的等待與煎熬,珍惜一分一秒的搶救,卻沒有挽回您的生命! 就這樣您與咱們無比親密的一家人,永遠的訣別了。痛并惋惜遺憾著。 您的大愛撼動山河,您 演繹著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一生,您對我們恩深似海!愧疚還沒有來得及對您感恩,您勞碌與***的身影歷歷在目。永遠忘不了您與我們相處的最后時光!那一天您囑咐我們路滑要小心,您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您最小的兒子,強的婚事。您聲聲托付,沒想到這卻成了您最后的牽掛與遺言。 姐夫!您永遠活在我們心中,您無私為我們奉獻的愛,我們時時銘記,但愿您在天堂一切都好! 揪心的痛串成一串串淚珠兒,悵然而下。似水流年挽不住變節的歲月,事事多變遷,人生多波折。生命承可貴,莫忘知遇恩!斯人以去,活著當珍惜!淡名薄利,健康是生命之本!這就是您用生命換來的生之課堂。 觸景傷情,滿院您曾經的足跡,如今卻物是人非,此情此景又仿佛還是昨天。 您閑坐炕頭,與孩子們抓秋。小小火柴棍,笑傲喜樂天堂。一輛破舊老式自行車,伴隨平日里的粗茶淡飯。您廢寢忘食,勤勤懇懇,眼光遠見,操持著一個溫暖而溫馨的大家庭。使我們沒有血緣關系,卻勝似親生兄弟姐妹,當我們的孩子似兒女。您讓我們這個大家庭抱成團的互相珍愛著。酸楚啊!欲報親恩,而親以不在! 您渴望團圓,您也追求完美。年前您一聽外侄兒外侄女要去他們的二姑媽那里過年,您大發雷霆,執意不肯。您買回一個大大的圓桌,足以全家圍坐桌旁。或許這也是天意,您有一個很早就有的愿望,一張全家福,最終未了您的心愿。死神的神圣之手來的太快太突然了,沒有讓我們喘息的余地,就這樣讓您讓我們遺憾的定格了曾經的美好念想。 您是位可敬的兄長,又如慈祥的長父,您為高[您的妻弟],您為我,您為我們的孩子們付出了您最可貴最無私的愛,終身難忘! 想念您在每一分每一秒,每一個您曾經留下的足跡里。您對于我們的愛,常常在撼動著我們。悠悠長江水緩緩東流去,最真的情感在心中川流不息。難忘您一點一滴的為人贊歌,沒有過如此的情感讓我一次次淚流滿面。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,如果那一刻您稍微的錯過,那該多好呀,可現實就是這樣的殘酷,您就這樣讓我們無比沉痛而牽掛的走了!您的音容笑貌根深蒂固的印刻在我的腦海,不敢去想,不敢去停留,忍俊不住酸楚!!! 難忘今年正月初四,姐夫與我們所感受的第一場雪 。清晨就聽到外面巷道里哐當聲,睜眼看見窗外天地一色,純潔的鵝毛還在紛紛揚揚的飄 舞,一定是左右鄰居都在集體掃雪了,印象中很多個春節鄉鄰都有這種 團結友愛的感受。看看還在睡熟的老公與孩子們,輕手輕腳的起床,參與掃雪去,想每每都是姐夫去,就想讓他多睡一會,輕松一點。鄰居們有熟悉的與不熟悉的,我也參與其中,只是想姐夫一直以來為我們付出太多,我還能為他做點什么。 不一會,姐夫聽見外面的動靜,也急著趕出院門 ,怕我凍著,累著,執意接過我手上的锨 ,沒轍,我只能觀賞他忙碌的背影。而后我們一大家人一同清理庭院里的厚厚積雪 ,我與外甥及孩子們堆起雪人來 ,姐夫也一邊樂呵呵參與其中 ,滿院笑聲四溢,情滿不覺寒。我用手機各個角度的拍雪景雪人,就是遺憾沒有想起拍一張雪中姐夫的憨厚模樣。 親情的寄托 文/珳翙 因為小女的一次小感冒,讓我又想起了驅寒、暖胃的紅糖水,便在廚房里翻箱倒柜了很久,終于在冰箱的角落,找到被遺忘很久的紅糖。 紅糖在開水中翻滾、溶解,將整個鍋里的水染成了紅黑色。香,隨即而來。甜甜的蔗糖的香味,夾雜著往事的味道,不可阻擋的侵入了鼻腔,溜進大腦。 老人們都對紅糖有特殊的情感,奶奶也不例外。在奶奶的廚房,有一個專門儲存紅糖的罐子。以前,她經常從罐子里變出一小塊紅糖放到還是小孩子的我們口中,然后驅趕我們一群嬉鬧的小孩子出廚房,安靜都煮著晚飯。 對奶奶而言,紅糖最重要的作用是每年春節必備的年糕原料。每年的最后幾天,奶奶總會呼兒喚女,安排好子女去磨糯米粉、煮紅糖水、攪拌研壓成型、架鍋煮蒸。每一道工序她都要親自把關。這時候,我們一群孩子圍在鍋前,貪婪著看著粘稠紅糖水將米粉染得金黃,幻想著出爐后的美味。這時候,奶奶多半會在爐前,對我們講起過去的事情,講起以前家里人多勞動力少,每次都不夠工分可以分到谷米;講起用番薯絲給父親的兄弟姐妹求學,最終才得以有出息;講起過去感冒連紅糖水都沒有,只能硬頂過去。情深之至,大家都不禁潸然淚下。 過去的苦與累都是今天幸福的調味劑,就像在爐火旁滴下的眼淚,會讓人更加珍惜年糕的香與甜。 今天,早已不是以紅糖為零食的年紀,對年糕也不在充滿渴望。隨著年紀的增大,對甜味的需求越來越低。紅糖,也漸漸歸隱在角落。如果不是今晚的偶然想起,也忘記了在冰箱里,還有沉默的紅糖。 我將煮好的紅糖水倒進碗中,香氣裊裊而起,隔著碗壁,溫暖隨之而至。 這樣的溫暖,是多么的熟悉。 高高的自行車、憨厚的背脊、迷糊的自己和溫暖的紅糖水,這些小學一年級的記憶片段有時候在腦中串聯成型,讓我又再想念起了父母。一年級時的一個下午,我忽然的發起了高燒,在課堂上頭暈目眩,精神不振。當時父親恰好是上課的老師,他發現了我不安心聽課便走下來準備批評,發現了我的不妥卻還是堅持把課上完,便匆匆將我抱上自行車后座,走了十公里的黃泥路將我送到鎮的衛生院。靠著父親憨厚的背脊,我居然就睡著了,直到被針刺痛而醒。吊完點滴天已全黑,回到家里我就倒在床上繼續睡了過去,第二天醒來,我的發燒已退,才發現父親已守在床前,眼含紅絲,呼喚著母親給我送來溫熱的紅糖水…… 同樣溫熱的紅糖水,現在傳遞到了我的手上。 日子在一天一天的過去,就這樣,很多年也過來了。我從一個纏繞長輩的小孩變成了小孩的父親,從需要別人照顧變成了需要照顧別人的人,為女兒的苦而煩惱,為女兒的笑而知足。當年我的父母,必定也是這樣的心情。 這一碗紅糖水,會蘊藏著多少的甘甜和親情?在想起這個問題時,我不禁覺得慚愧。作為80后的我,總以為過去的東西都是傳統,注定是要被替代的,卻未曾想過在改變的過程中,丟掉了多少情感的寄托。 原來,紅糖水也是親情的一種寄托。 喝下這一碗紅糖水,女兒便暖暖的睡著了,小嘴還時不時的吮吸,大概是在夢中也夢到了紅糖的香甜,但愿他日她也曾想起這一碗溫暖香甜的紅糖水。 愧對親情 文/寒流永盡 今天,我在老去的途中,回想我對于父母,已成難以回報的虧欠和隱痛。 母親在世時,我還是個活蹦亂跳的孩子,不懂貧窮和艱難。母親很年輕,就被疾病帶走。 現在記得,我很小的年紀,哭著喊著,和母親要一把小?頭,要跟著母親到山里開墾土地。母親無奈,只好滿足我的心愿,帶著我走進了山坡,并教給我怎樣揮動?頭開墾土地。那把小?頭,在很多年后,我才知道那不是?頭,是一把每個農家都有、是農人蹲在谷壟間方便鋤谷的小手鋤;只有蹲下,離土地最近,離谷苗最近。今天想起我學著母親的樣子開墾土地,只是一種形式;母親教我開墾土地,只是使我不再淘氣。一個不懂事的孩子,在充滿綠意一派生機的山坡上,一下一下揮舞著小鋤,不管是“砰”的一聲刨在堅硬的小石上,還是“噗”的一下刨進松軟的土中,對一個孩子,都是一種樂趣。 在貧窮的日子,母親將白布染成藍色的布面,夏天做成藍色的單衣單褲,冬天做成藍色的棉衣棉褲。棉布不經磨損,肩部,臀部,膝蓋等處,不斷磨破,母親就不斷的為我縫補。一塊補丁補一個口,遺憾的是,母親的縫補,總是趕不上衣褲破損的速度。母親始終未能將那些破口蓋住,就匆匆離開人世。 母親短暫的一生,始終沒有離開過土地。母親生命的終點,仍是以地為床,緊緊匍臥向土地。記得,我每每放學,就跑向母親勞作的土地。每一次,都看見母親躺在地頭,微閉雙眼,話語也虛弱無力。這是一個病弱之軀,在強力勞作的耗損中,一步步退出土地明顯的預兆。這預兆印證著母親將短暫的生命完整地交給了土地。我很想幫助母親,想從母親身旁取起那把笨重的鋤頭,哪怕幫助母親鋤掉一棵雜草,為一棵青苗圍攏一圈遮風擋雨的土。每當我彎身取鋤時,母親就舉著無力的手制止,擔心我除掉青青禾苗。 母親在土地中耗盡最后一滴血汗。母親最后一次手扶我瘦弱的肩頭,一步步艱難地退出了土地。 母親去世的那年,我們家一貧如洗。安葬母親的時候,家里已拿不出什么白面或者大米招待鄉親。玉米糊糊,送走了我年輕的母親。 母親下世幾年之后,我在外當民工傷殘,腰椎粉碎性骨折,下肢截癱。從此,我與重殘為友,與疾病為伴。 傷殘后,如不是父親的陪伴照料,我或許早已離開人世。 截癱,導致下肢神經和循環障礙,30多年,不斷出現外傷的病患。腳步、臀部,胯部,凡是受壓迫的地方,都是病患頻發的地方。 我從健康淪為殘疾的那一年,父親匆匆奔向省城的鐵路醫院,日夜守護著我,每天24小時,每兩小時為我翻次身;為我喂水喂飯,倒屎倒尿。父親伺候我,難以正常休息和飲食,復發了胃病。胃疼,超越他忍耐的極限。看著父親痛苦的樣子,我心如刀絞。父親每次胃病復發,醫生都會打支止疼針,消除父親的疼痛。 給我做脊椎手術時,我有生以來體驗了什么叫真正的“疼痛”!疼痛像一條瘋狗在我體內橫沖直撞。父親聽到我在手術室的哭喊,幾次跑進通往手術室消毒滅菌的走廊,直至手術室的門前。父親懇求:趕快消除疼痛。這是我手術后很多天才知道,也知道我麻藥過敏。 我是個臨時招去修建鐵路的民工,十個月后鐵路單位要將我送回醫療條件差的偏僻的家鄉,我不愿回去,深知回去將陷入生存的絕境。是父親的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注意。父親說:回家吧,權當你生下來就是這樣!看著父親滿眼淚水,我百感交集。明知是負擔,可父親還是將這負擔攬于自己的肩頭。世上幾多情,唯有親情至真、至純、至美! 回到太行山四面環山的家鄉小村,父親每天從土地的勞作中歸來,拖著疲憊的身軀走進家門,一堆家務雜活又等待著打理。可此刻的父親總是惦記著我久治不愈的病口,他總是問:“又出血了嗎?又流膿了嗎?”一個不懂一點醫道的父親,一次次為我打針、清洗傷口。每每看到那些經久不愈的傷口逐漸惡化時,焦急的父親總是拖著疲憊之軀一次次去求那些根本無力回天的村醫。父親在那些村醫面前,是一種何等愁苦的表情,用何等的口氣求助,我不得而知。 父親為了我這個殘疾兒子,從這個村莊到那個村莊,為我尋醫問藥,夢想著他的努力,會突然消除殘疾、消除病患、還原兒子健康的身體。可是,他的努力一次次落空。他又背著我上車下車,從這個城市到那個城市,面對一個個陌生的醫生,不斷進行著“詢問、檢查、拍片、取藥”等重復的過程;不斷看著不同的醫生同樣無力回春地搖頭。 一次刻骨銘心的記憶。父親忍著饑餓在城市為我奔走,我忍著饑餓在廉價的小店等待父親歸來。晚上,城市已燈火輝煌,父親取一個脫了漆的瓷缸,走進炭火正旺的鍋爐房,去做父子倆充饑的清水米湯。父親從鍋爐房回來,我一見就滿肚子心酸。父親放在鍋爐里熬湯的瓷缸傾倒,火與稀湯燒出的熱氣將父親的脖頸嚴重燒傷。我看見,父親的脖子由前往后紅腫一片。我口含冰涼的水,對著父親燒傷的部位竭力噴唾。一個夜晚,我和父親就這樣在忙亂無措中度過。 今天,父親已離我而去20多年。父親臨走時,放不下的就是我這個被截癱與疾病所困的兒子。可是無情的癌癥把他奪走,留下我,被迫離開家鄉。 今天,在停產多年冷寂的福利廠,常在夢中與父母對話。我對母親說:猜想,母親您也是被癌癥奪走。我恨我年幼無能,未能挽救您年輕的生命。對父親說:我這個不孝兒子,讓您忍受了那么多生活的負重、眼睜睜看著你被癌魔摧殘,未能解除你丁點病痛。癌魔可怕,奪走了多少生命,就割裂了多少親情。父親,如果有來生,我將向您償還做兒子的所有欠缺,盡心盡孝,不再讓您受苦受窮。 親情編織成的幸福 文/貴州胡煒 不同的年齡段,對于幸福的體味與理解,也會大不相同。 年輕時,意氣風發,躊躇滿志。那時的幸福,往往與事業成功,社會的認可緊密關聯。金燦燦的獎杯,紅彤彤的獎狀,領導的贊賞,電視報紙上偶爾的露臉,朋友同事高看一眼,成了幸福的最大源泉。至于父母的關心,妻兒的牽掛,親情的繚繞,不但覺得那不是幸福,很多時候,還會覺得是一種累贅,一種牽絆。 人到中年,閱歷增多,經歷了太多世態炎涼,人情冷暖,人生境遇,也由絢爛,回歸平淡,所謂繁花落盡,回歸本然。此時,對于幸福的理解,也發生了極大轉變。虛名浮利,漸漸看淡,人性返璞歸真,越來越覺得,親人的相伴,親情的氤氳,才是最本真,最美好,也最值得珍惜的幸福。 陪父親喝酒 父親今年七十八歲了,精神仍然很矍鑠。 一大早,父親會與那些老伙伴,一起到新城區去散步。回來,抹帕臉,又與老伙伴們打麻將娛樂去了。 父親是個能干的人,盛年時,不喜歡流露感情,在孩子面前,總喜歡繃著塊臉,處處體現著父親的威嚴。作為孩子,我們與父親親近和交流的機會也很少。暮年之后,父親變得慈祥起來,經常會對孩子噓寒問暖。開車在外,無論多晚,父親都會打個電話,問,到哪里了?然后一再叮囑,開車在路上,一定要慢點。 晚飯的時候,父親喜歡拿出酒瓶,一邊給自己倒酒,一邊漫不經心地問,你喝點不?以前,會覺得不是節日,沒有由頭,憑空白故喝個什么酒?于是,便搖頭拒絕了。 父親覺得無趣,自斟自酌間,難免顯出些孤獨。有幾次,我來了興致,就陪父親小喝幾杯,我發現,有我陪喝,父親的興致突然會高漲起來,雖說,還保持著父親的尊嚴,從不與我碰杯,但平時寡言的他,卻在那時打開了話匣子。喃喃自語,一會兒說,這酒,味道不錯,一會兒說,嗯,這菜真好,適合下酒。并在有些酒興后,總回憶起年輕時值得驕傲的喝酒歲月。酒入口的時候,還會故意咂出明顯的聲響。 酒是一樣的酒,菜是一樣稀疏平常的菜,但有我陪著喝酒,父親酒興特別濃,微醺時,還會手舞足蹈,開心得象個彩票中了大獎的可愛老頭。 發現這個秘密以后,晚飯時,只要不再動車,我也喜歡陪父親喝兩盅。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電視專訪,一位電視人,說起自己的父親突然去世,一邊流淚,一片感嘆“樹欲靜而風不止,子欲養而親不待”。 對于平時少于陪伴父親充滿了懊悔和自責。 每有機會進KTV,《北國之春》都是我必點曲目,這首曲調優美的歌曲,帶著濃濃的思鄉和思念親人的情緒。每次唱到“媽媽猶在寄來包裹,送來寒衣御嚴冬。”和“家兄酷似老父親,一對沉默寡言人,可曾閑來愁沽酒,偶爾相對飲幾盅”,我總會眼泛淚光。這首歌曲的詞作者井出博內,正是時時在心里惦記著過早去世的父親,才會寫出如此哀婉動人的歌詞。 錢鐘書先生說過一句話,老來增年是減年。 父親身體還挺好,但畢竟已經白發蒼蒼,步入暮年。晚飯的時候,我要更主動地陪父親多喝幾杯酒,在默默對飲中,感受歲月的靜美,感受父子的深情。 聽母親嘮叨 年邁的母親越來越喜歡嘮叨了。 母親的嘮叨,不是老年人記憶力減退,無謂地重復口水話。母親喜歡觸景生情,看到飯桌上的菜,就會勾起對往事的回憶。 春天,吃椿菜,母親會回想起農村生活的日子。 母親本是縣城長大的,為了與父親的愛情,追隨父親到了父親的農村老家,大山深處,一個偏僻落后,條件十分艱苦的山寨。在那里,渡過了漫長的歲月。惡劣的生活環境,讓本就潑辣能干的母親,練就了天不怕地不怕,任何困難也嚇不倒的堅強性格。 回憶起做大集體拿工分的歲月,母親說,別看我是城里長大的,說起挑糞,挖地,栽秧,打谷,生產隊里,我沒有一樣輸給別人,拿的工分也是最多的。 家里吃米豆腐或者油炸粑的時候,母親又會驕傲地回憶起搬回縣城居住,沒有正式職業,只能在街上做各種小生意的艱難時光。 母親很能干,那時節,凡是允許做的生意,她幾乎都做過。賣涼水、賣油炸粑、賣米豆腐、賣涼粉,賣豆腐,到建筑工地挑灰漿,喂豬,趕鄉場擺百貨攤。為了養活一大家子,母親吃盡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苦。 過去的人和事,不會總是讓人開心和驕傲。憶起讓人傷心的人,母親會突然情緒失控,一邊抹眼淚,一邊氣憤地說,自己有一天變成鬼,也不會放過這些曾經“整”過我們家的“枉道”家伙。 我遞給母親紙巾,都會勸解道,過去那么多年的事情了,還想那么多干嘛?現在,日子不是過得好好的嗎? 母親這才想起,她所說的那些枉道鬼,有的早就成了孤魂野鬼,為這些已經作古的人生氣,真是犯不著。母親于是會為自己的失態,感到過意不去,之后,象個頑皮的孩子,破涕為笑。 嘮叨起得意的往事,母親蒼老的臉上,總會浮現出難以抑制的興奮,就象一位投暮的將軍,回憶起金戈鐵馬,馳騁沙場的光榮歲月,皺紋滿布的臉上,充滿了驕傲。 聽母親嘮叨,漸漸成了一種享受。有時候,我閉著兩眼正聽得精彩,卻感覺不到聲音了。一抬頭,發現正在娓娓講述的母親,已經蜷縮在竹椅里,恬然睡去。 一群孩子健康長大,一個家庭,穿過漫長歲月,經歷了數不盡的風風雨雨,依然溫暖幸福,是母親獲得的最高榮譽。 聽母親嘮叨,就象聽一位胸前掛滿軍功章的老人,在敘說崢嶸歲月里的種種傳奇經歷。幸福的感覺,象泉水一般,在內心深處汩汩涌流。 給兒子摳背 兒子在入睡前,總喜歡讓我給摳背(抓背,撓癢癢)。 這個習慣,記不清是什么時候開始養成。想想,應該是兒子還很小很小的時候吧,調皮的兒子,躺在懷里,已經睡意朦朧,卻總難睡踏實。抱著他,必須不停地走動,搖晃,才能慢慢睡安穩。 兒子胖而結實,挺有份量,這樣抱著,走呀走,晃呀晃,很快就會手臂發酸,額頭冒汗,讓人感覺吃不消。將兒子放在沙發上,輕輕給他的后背撓癢癢,既能讓自己偷會兒懶,也是唯一可以止住兒子哭鬧,讓兒子很快睡著的最佳手段。 時間長了,就慢慢養成了習慣。一天一天長大的兒子,臨睡前,只要我在身邊,一定會調皮地喊,老爸,給我摳背。 有時候,兒子睡意已濃,站在床邊,隨便在他背上撓幾下,兒子就會象頭吃飽喝足的小豬,美美地睡去,發出輕微的鼾聲。有時候,兒子鬧瞌睡,翻來覆去睡不安穩,我就只能也脫了鞋子,上床,躺在兒子身旁,不停地給兒子摳背。摳時間長了,兒子沒睡著,自己倒先有了睡意,不覺就停了摳背的動作。兒子感覺不對,馬上爬起來,拉著我大力搖晃,嘴里嚷著,爸爸,不準睡,給我摳背,給我摳背。一下子驚醒過來,只好,呵欠連連,繼續給兒子摳背。 給兒子摳背,手指,在兒子光滑溫熱的脊背上輕輕拂動,感受著兒子的體溫和血脈的跳動,一種血濃于水的親情,溢滿胸頭。有時候,摳著摳著,兒子會蜷曲著小小的身子,發出快活的哼哼,似乎有老爸給摳背,是世間最幸福的事情。有時候,自己摳著摳著,回想起兒子出生后一路成長的不易,自己也會兩眼潮乎乎的,心里充滿了感動。所謂摳背,就成了父子之間交流感情的最好方式。 兒子跨入初二的某個晚上,我一邊給兒子掖被窩,一邊問兒子,還要不要老爸摳背?已經長得與我一般高的兒子,想了想,有些害羞,說,今晚,再給我摳最后一次背,我長大了,以后,就不用再給我摳背了。 那一晚,我給兒子摳背,摳得特別仔細,摳得特別用心,花的時間,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長。兒子睡熟了。離開兒子房間的那一刻,看著兒子長大的樣子,想到以后他就不需要我再給他摳背了,心里涌起莫名的悵然若失感覺。 記不清是誰說過的了,沒有親情溫暖的豪宅,只是一座豪華的活人墓;沒有親情氤氳的高檔汽車,只是一堆冷冰冰的鋼鐵;沒有親情陪伴的人生,只是一場行尸走肉。沒有親情照耀的天空,總是陰暗無邊。 有親人陪伴的每一天,都是陽光燦爛的日子。 有親情氤氳的生活,說不出的溫暖幸福。 今年春晚,王錚亮深情地演唱起《時間都去哪兒了》時,許多人為之動容,甚至潸然淚下。在那一刻,我也感動得流眼淚了,但我流淚,不是因為感慨于時間流逝的無情,而是,看到那一幅幅父親與女兒在不同年齡段留下的照片。 那一張張照片,已經將親情編織成的幸福定格成了永恒。 我想,有親情編織成的幸福陪伴著自己,時間都去哪兒了,其實,已經成了一個一點都不重要的問題。 親情之痛 文/sofere 人與人之間的緣分,會因為親情、友情、愛情聯系到一起,沒想到“病情”也是其中的一種。父親重病期間,我在醫院里見到了形形色色的同類病人,不同的病因,不同的病情,卻走到了同一家醫院,住進了同一個病房,成為了同室病友,成了真正意義上“同病相憐”的人。 他們都是普通人,有農民,有公務員,有老人,有年輕人,病魔不會因為你的身份、地位、年齡而不選擇降臨。每個病人都會感到自己得重病很意外,可慢慢地,心理也就接受了,只能微笑著面對。 每天,醫院里的人進進出出,有進院治療的,有出院回家的,有前來探望的,有隨便走動的。病人們的身邊都會有常伴左右的人,親人、愛人或孩子,時間久了,病友們之間熟悉了,也會將自己的狀況說于他人聽,自此,我的耳朵里便有了他們的故事。 親情,作為人世間最為寶貴的一種感情,承載著生命延續的希翼,可有時也會產生眾多的唏噓與痛苦。 有一位老先生,只有一個獨生女兒,卻在國外,嫁給了一個外國人,從他生病、病重到無法行走直至離世,女兒帶著自己的小孩回來過幾次,所有的照顧全靠自己的愛人。這個時代,很多人都想著出國,覺得國外就是比中國強,中國的空氣不如國外好,中國的體制不如國外健全,我想請問這些人,當你在國外呼吸著新鮮的空氣、在國外享受著國外給予你的福利時,你可曾想過逐漸老去的爹娘是否會一直安康?如果生下你、養大你、培養你,就是為了滿足你追逐國外生活的虛榮心,那么,生與不生你,其實并沒有太大區別。 還有一位老先生,生養了兩個兒子、一個女兒,農村出身,他戲謔地稱自己為“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”,熬過了艱苦的歲月,將孩子們拉扯長大。小兒子因車禍已經離世十幾年,大兒子常跑國外掙錢,只有女兒留在他身邊照顧,大兒子嘴上說讓他好好看病、別在乎錢,卻從未拿過一分錢給他。他向大兒子借兩萬塊錢,大兒子直接回答說沒有,這位公子舍得給自己的女兒在上海買價值500萬的房子、買價值16萬的戒指,卻舍不得“借”給老爸2萬塊錢看病,多么可悲的人性!有錢卻沒有良心!老先生說,這位大兒子什么都聽媳婦兒的,而這位兒媳從未叫過他“爸爸”。一個男人,聽老婆的話是對老婆的尊重,可是,什么都聽老婆的話卻沒有一點個人主見,就是愚蠢!或許,這個男人的心,本來就不是熱的。 這種由于親情而痛苦的例子很多,老話說得很對:“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”,只不過有些人喜歡訴說,有些人不喜歡訴說罷了。一個人身體健康、又能干活又能掙錢的時候,誰都不會厭煩你,只有當遇到難處或生病的時候,最能看出親情的輕重,就像一個官場中人退位的時候,最能看出誰才是真朋友一樣。世上的一切,都有輪回,你如何對待別人,就會有別人如何對待你。表面的光鮮無法阻擋內心的腐爛,這種腐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、年華的老去刻畫在身體上,最終歸土。 不要辜負了親情,讓親情成為一種痛苦。 親情 文/散花女俠 剛才和弟弟聊天,終于說出那句心痛且無奈的話:我不想回家過年。這對我來說,是一種悲哀;對家來說,也是一種悲哀。 我家里,媽媽是那種沒讀過書,卻又很強勢的人。很多事情她都覺得自己是對的,而且又愛以牙還牙,不肯吃虧,心直口快,好勝心超強,說出來的話有時候很傷人。但是她太愛這個家里的人,她愛我爸,愛我弟,不能看到他們吃一點點虧。我爸是那種很固執但也很容易滿足的人,能吃虧,但是不喜歡學習新的知識,怕麻煩。我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我父母的性格。弟弟呢,他愛面子,油嘴滑舌,是個不知世道艱難的小孩,但是他比我聰明,從小就知道制造麻煩,贏得父母的關注和關心。我是個怕受傷的人,但是受的傷最多。 晚上打電話給媽媽,媽媽在二姨做的廠里做事,剛去一個星期左右,因為媽媽的手機是武漢的號,異地及電話很貴,所以就打二姨的號碼,但是二姨告訴我媽媽氣哭了,走了。并且她說媽媽不好相處,性格太要強。我聽了心里很不舒服,但還是安慰二姨不要和我媽一般見識。剛好掛二姨的電話,爸爸給我打電話了,和爸爸說了媽媽的事,但是我也不知道具體出了什么事,就和爸爸一起說了老媽的性格問題。我和爸爸說,媽媽是這么多年被保護的太好了,與外世脫節了。她一個人在家呆久了,我們回去全是老媽做主,在家里她是老大,出來和老爸一起做事,又有老爸罩著,主要沒操心,操的都是多余的心。所以老媽走哪兒說話都很有底氣,我其實很佩服她這種勇氣。但是就像弟弟所說,別人不會這么遷就媽媽,所以很容易和別人吵架鬧矛盾。 以前爸爸總是和媽媽吵架,我總是勸爸爸,我媽就那樣的性格,別聽就好。還安慰我媽,說我爸做的不好的地方。但是現在我太累了,多年的勸解并沒有讓他們減少爭吵,只是每次他們吵架,我心里都不舒服,怕他們氣壞了身體。從小到大,我都是個早熟的孩子,過早的理解父母的不易,也很心疼他們的辛苦。所以努力學習,生活節約,不給他們添麻煩,以至現在,父母在心里我什么事都能自己解決,都能自己安排好,不會問我有什么問題。 我有時候吃弟弟的醋,爸爸媽媽總是擔心他這擔他那,卻從來沒擔心過我。之前父母和別人說我很讓人省心,之前我會當做一種贊美,但是現在每次聽媽媽說的時候,心里總是覺得凄涼、悲哀。因為父母愛爭吵,所以現在的我很怕和人爭論,每次爭論也會被別人逼得沒話說。因為父母愛吵架,我變得更加渴望家庭的溫暖,更加需要一個呵護我的人,也更加依賴別人的關心。也因為父母愛吵架,我變得很沉默,內向,也變得不愛交流。也許這些父母都不是主要原因,但我想說的是,我是那么一個在乎家庭的人,那么渴望家庭溫暖的人,每年期待著春節回家尋找心靈的港灣,卻一次一次的失望和被傷害,終于我知道在哪兒我找不到我想要的。 其實我想要的很簡單,父母對我說一句“什么時候回來?”因為父母從來都說的是:不要想家,在學校好好學習。我好想告訴父母我明天幾點的火車到武漢,然后爸媽說“我們去接你”“你想吃什么?”因為父母每次都只說:“路上小心”“你看你想吃什么,順便買點回來”。想到這兒,我眼淚忍不住的留下來,我希望每次回家,父母都表現得高興一點,很想我的樣子,但是每次回去,我興高采烈的說“爸媽,我回來啦”然而爸媽只淡淡地嗯一聲。當然也有讓我感動的時候,比如媽媽看到買紅薯了,我爸說閨女喜歡吃。比如我爸要放辣椒,我媽說閨女不能吃辣。也會一個勁的讓我多吃點。 但是,他們是我的父母,不管怎樣,我愛他們,關心他們。因為他們吵架而難過,因為他們擔心弟弟而去開導弟弟,和弟弟談心。因為他們為錢而發愁而拼命節約,穿的土里土氣。因為他們希望,努力逼迫自己學習。讓自己成為他們的驕傲。 微信聚親情 文/疏澤民 打開微信,忽然被拉進“一家親”的朋友圈。正考慮是否刪除,又收到信息,說這里都是咱們家族的成員,讓我進去看看。 打開“一家親”,果然見到侄女、侄女婿和妹夫的微信圖像。還有幾位,圖像照片似曾相識,昵稱用了姓名中的一兩個字,我猜測一番,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;那些不貼真實頭像、昵稱又用了網名的,一時猜不出來,便私信問小姑。小姑回復:“云”是大姑家的媳婦,“華”是大伯家的女婿啊,幾年沒見,你咋就忘了?我既慚愧又驚喜。這些年來,家鄉的兄弟姐妹和遠親舊戚陸續離開偏僻的鄉村,飄到不同的異鄉打拼,有的多年不曾見面,又沒有聯系方式,日漸生疏。現在有了“一家親”,無論漂泊到哪里,都能通過這個微信圈實時“看”到對方,也能聽到對方的聲音,彼此的距離,一下子拉近了。 圈子里真熱鬧,“嘀嘀嘀”的信息提示音就像落在傘面上的雨點,響成一片。那些文字、圖片、視頻、動畫、語音,還有各種鏈接,像汩汩涌動的泉水,不斷往上冒。這些涌動的信息,有的交流打工生活的艱辛,有的談論孩子的學習和生活狀況,有的是天氣變化提醒,還有的,則純粹是幽默搞笑,娛樂放松。點開一個語音信息,那是剛在浙江參加工作、獨自生活的侄兒在求教:誰告訴我豆腐怎么煎啊?緊接著的幾段語音,便是廚藝指導,聽聲音,是遠在山東的侄女與在嘉興打工的外甥女在說話。聽著那濃濃的方言鄉音,我撲哧一聲笑了。 最熱鬧的要數晚上。結束了一天的辛勞,大家打開微信,聊些當天的收獲,曬一曬打工生涯的微幸福,回憶往年春節回家團聚時的溫馨,興致來了,還發發紅包逗逗樂。此時的信息提示音就像春節放鞭炮,連綿不絕。我忍不住,將幾年前母親過生日時在故鄉拍攝的侄孫女蕩秋千的視頻發出去,圈里立即炸開了鍋,他們“三哥”“三伯”“三叔”“三表爺”“三母舅”甚至“三外公”地叫個不停,十分親熱。“三伯,什么時候回家啊?”我立即語音回復:下個雙休日,或者下下個雙休日,具體看天氣再定。“好啊,到時候提前說一聲,這次大家一起回去。”我聽了,心里涌起莫名的激動。 “一家親”微信圈陣容還在壯大,成員繼續增多。它像一根瓜藤,將散落在四面八方的家族親屬,連接在一根藤蔓上,既增加了家族成員的向心力,又凝聚了親情,傳遞了正能量。這樣的微信圈,我喜歡! 濃淡是親情,苦樂是生活 文/王云霞 歲月帶走了父母的青春,帶走了父母的人生,但卻留下了永久的回憶。年關將至,那與父親母親共度除夕的時光又如畫面浮現在我的眼前: 那是在八十年代,過了臘八,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。這時母親會“率領”我們兄妹六人準備過年的東西。切酸菜、燉豬肉、蒸饅頭、煮豆芽、壓粉條、炸酥雞,在我的印象里,有半個月的時間家里都是熱氣騰騰,人來人往。做這些,只為能在正月的時候享受點清閑和自在。 終于等到了除夕的那一天。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,物件擺放得井井有條。母親會在炕上鋪一塊新買的床單,再在炕中央擺一張半舊的小方桌。桌子上會擺一盤香香的瓜子,一盤甜甜的黑棗,不過,最隆重的是分享美味的水果罐頭!那時節,人們成年成年都吃不上水果,過年的時候能吃到罐頭的人家都是村里的“有錢人”。我們全家人圍著桌子,一人面前擺一個碗,就等著母親給大家分。罐頭其實也不多,每個人碗里也就三四塊,然后母親再給每人倒點甜水水。我們兄妹幾個早就等不及了,拿到自己的那份就什么都不顧,開始風卷殘云了。大人的吃法是大不相同的。爺爺疼愛大哥,所以首先就挑一塊給大哥,不管其他幾個哥哥嫉妒的眼光;二爺爺偏愛我,所以首先夾一塊給我,也不管他們嫉妒的眼神;只有父親和母親,先不急著吃,看哪一個哥哥早早吃完了露出可憐相,就夾一塊給他,好讓他這次吃得滿意。最后二老一定還會留一點給我,因為我是他們唯一的寶貝女兒嘛。 算起來,我吃得最多,哥哥們次之,父親和母親吃得最少。現在自己有了孩子,才真正體會到那是父母對孩子的親情。 可惜這樣甜蜜的年景是不多的,九十年代,父親和母親相繼病倒了,日子冷清了許多,年味也淡了許多。母親再也不能領著大家轟轟烈烈地準備了,大一點的哥哥也各自成家,兩位爺爺也先后謝世。記得那年,我和四哥打掃了老房子,清洗了家中雜物,在母親的指導下做好了每年都會吃的“隔年撈飯”。以前這些都是母親來做,我們也會吃得很香。但今年,母親卻吃不下飯。她只是硬著頭皮吃了幾口,看我們才開始吃,就端著碗,不吃也不放下。現在我才明白那是在陪著我們。父親因病看起來比以前更老了,此時在一旁也端著碗,看到母親那被病痛折磨的臉,看著她那手里端的沒動幾口的飯,竟忍不住老淚縱橫。那一瞬間,我和四哥都有點吃驚。這么多年,見過父親出車的辛苦,見過他修好車的欣喜,見過他給母親上交錢的驕傲,見過他“修砍”(教訓)哥哥們的怒氣,但惟獨沒見過他的眼淚。但也就在那一瞬間,我明白了父親難過的原因,是母親,這個與他同甘共苦的女人不復從前的健康;是這個家,這個他與母親一手創造的家不復從前的溫馨…… 如今過年,我已永遠不能像兒時那樣與父親母親在一起,但是母親的勤儉,父親的勞苦,他們給我們兄妹的愛和他們彼此的溫情永遠都無法從記憶中抹去。每年都會想起他們,一切如昨,好像父母從未離開過…… >>>更多美文:好文章

賣酒賺錢, 知道心里想人生。 買衣服笑看青山, 問明月記住知音。 >>>更多美文:自創詩

HA1155VEFE15EF


台南一日遊必到-串燒特色居酒屋推薦》台南輕旅行必到-日式料理餐廳推薦》
台南聚餐鰻魚飯特色居酒屋推薦》 串燒愛好者的天堂,聚樂台南日本料理等您來品嚐台南輕旅行必到-日本燒烤居酒屋推薦》 聚樂台南日本料理:台南市最道地的日本刺身體驗

arrow
arrow

    j8evndy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